作 者 :张杨
出 版 社 :《冷战与学术》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作品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冷战引发的社会与文化效应,特别是冷战影响下“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中美关系是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在中美对峙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中国学(Chinese Studies)因应“冷战需求”迅速繁荣与发展,并以一种特殊方式介入到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冷战时期美国中国学的发展实态清晰揭示出学术研究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咨政”作用,政治资金和权力运作对学术的影响,以及学术与权力不断交互而产生的张力。除此以外,“冷战共识”压力下中国学专家个人的政治倾向、学术思想、价值尺度乃至命运沉浮,亦是本书关注和探讨的主题。本书尝试思考并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冷战需求”与美国中国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二,美国的中国学,广而言之,美国区域研究的动力源和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区域研究是否沦为美国冷战的辅助工具?其三,中美冷战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学者的徘徊与选择。其四,如何评价中国学对美国冷战政策以及对华政策的影响?作者简介: 张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文化冷战:美国的青年领袖项目,1947-1989》、《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等学术专著四部;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现当代史、冷战史、美国史。
作 者 :汪林茂等
出 版 社 :《绍兴商会档案汇编》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作品介绍:商会史研究是近三十年来海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流派奠定了可靠的学术基础。绍兴商会档案时限上从1906年山会商务分会成立至1953年绍兴商会停止活动为止,时限连贯、内容完整,全面完整地记录了商会的各类活动及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而且档案的文书种类齐全,内容异常丰富,涵括了绍兴商会和各同业公会的组织规章与会议记录,商会运作的各级公文来往,商事纠纷及裁断,税收与物价,各行业账簿与契约等文献。在柯桥区档案馆,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汪林茂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历时8年,标点和排印该批档案,于2019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绍兴商会档案汇编》。全书编为7辑30册,共约1500余万字,是迄今为止全国已出版的商会档案史料中份量最大的一部。《绍兴商会档案汇编》切实呈现社会秩序与经济转型中的“常情”与“变态”,为认知近代区域经济、地方政治、基层社会秩序及整合、基层商会与各同业公会等提供“绍兴样本”,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全新且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作者简介:主编:汪林茂,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清代学术史,晚清民国的社会与文化。出版著作:《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浙江辛亥革命史》《晚清文化史》《浙江通史》(第十卷)、《从传统到近代:晚清浙江学术的转型》等;主编《绍兴商会档案汇编》《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费巩文集》《汪康年文集》《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汤寿潜卷》等。 分册主编:张凯,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士恒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学术思想史,晚清民国社会与文化。出版专著《经今古文之争与近代学术嬗变》《虞廷恺年谱长编》等,参编《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绍兴商会档案汇编》《国学的历史》等,在《哲学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专题论文三十余篇。 尤淑君,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家库入库专家。研究领域为明清政治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近现代东亚国际关系史。撰有《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清代华夷观与天下秩序的重构研究》3本专书及44篇期刊论文。
作 者 :刘寅
出 版 社 :《莱德拉德与里昂的“加洛林革新”》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作品介绍: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第二任君主查理曼在其统治中后期,对治下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宗教教育、行为规范与教会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从而开启了被称为“加洛林革新”的历史变革。本论文通过对里昂主教莱德拉德的生平及其里昂革新举措的史学还原,揭示了查理曼改革的运作机制与历史影响。里昂改革从酝酿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展现了查理曼重建加洛林帝国统治秩序,特别是加强中央对地方掌控力的意图。里昂教区的“加洛林革新”,受莱德拉德个人能力、意愿、规划与资源的形塑。借助和整合地方宗教传统与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构成了莱德拉德推动里昂改革的重要手段。里昂的案例证明了帝国视野给查理曼改革带来的开放性,改革使里昂与法兰克政权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将这座城市有效整合进新兴的加洛林帝国体系。在近年的“加洛林革新”研究中,关注度颇高的中央改革政令中“大一统”诉求与地方改革实践的“多元性”现实之间的错位或悖论,可以在本土与外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视角之下得到更好的解释。作者简介: 刘寅,2005—2012年就读北大历史学系。2019年获美国圣母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从事欧洲中世纪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Viator: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Traditio: Studies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Thought, and Religion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理事,《西学研究》编委。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欧洲,主要是公元5—10世纪的政治史、教会史与知识史。
作 者 :韩琦
出 版 社 :《梅文鼎全集》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作品介绍:《梅文鼎全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康熙时期西方数学传播与影响新探”的成果,获得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资助。全书分八册,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了梅文鼎作品,对《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历学答问》《杂著》《中西算学通》《勿庵历算书目》《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以及梅氏之孙梅瑴成的《赤水遗珍》《操缦卮言》进行了标点整理,影印了稀见的乾隆十年承学堂刻本《宣城梅氏历算丛书辑要》、梅瑴成《兼济堂历算书刊缪》乾隆刊本,整理了各种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序跋,广为收录了康熙朝诗文集中有关梅文鼎与师友交往的史料,以及清人文集和梅氏家谱中梅氏的传记资料,对梅文鼎年谱作了大量增订,书前有导言,全面展现了梅文鼎的生平和学术思想。整理时系统参考了国内外所藏康熙刊本、魏荔彤编兼济堂刻《梅勿庵历算全书》雍正元年刊本及日本内阁文库藏雍正二年刊本。作品收录全、范围广,版本权威,全集的出版为清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文献,对研究梅文鼎以及康熙时代的学术史,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书新近获得第23届华东地区优秀古籍特等奖(2020年度)和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作者简介:韩琦,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科领军人才,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获第11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图书奖,荣誉提名奖)《康熙皇帝·耶稣会士·科学传播》《中国印刷史》(合著,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编有《〈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等。曾应邀作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2014年)。现为国际科学和文化多样性学会第二副主席,欧洲科学史学会科学委员会委员,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编委、Historia Scientiarum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