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至23日,为期一周的“中国与全球史”国际暑期学校学校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暑期学校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主办,以教师授课、文化考察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25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暑校活动。
18日上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凯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寅教授介绍了暑期学校的安排、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现状。本次“中国与全球史”国际暑期学校特邀海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不仅系统介绍了历史学相关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前沿成果,也启发学生对历史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深入反思与探索。
刘寅教授为大家介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基本情况
张凯教授讲授《科学时代人文主义:近代学术转型与浙大文史传统》
杜正贞教授讲授《社会史视角下的族谱文献与诉讼档案》
乐启良教授讲授《英雄还是寄生虫?19世纪法国企业家形象的建构与论争》
刘进宝教授讲授《漫谈敦煌与敦煌学》
肖如平教授讲授《海外档案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罗宇晴老师讲授《海外中国民間宗教研究历程》
於梅舫教授讲授《近代文化转型的架构与逻辑》
高燎老师讲授《海带背后的东亚史》
瞿骏教授讲授《如何把“五四”带回“革命”》
孙英刚教授讲授《转轮王信仰与中古政治》
林少阳教授讲授《中国语言现代性与汉字革命》
晚间小组讨论
每场讲座的反响都十分热烈,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中的思考与讲座内容积极提问,与老师们进行充分交流。老师们的专业视角和循循善诱的指导,对同学们都非常有启发。在晚间的讨论中,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学术兴趣以及白天的学习收获,让不同的观点激荡碰撞,以此洞开研究视野,点燃求知的不竭动力。除了名师讲座和小组讨论外,本次暑校还安排了文化考察活动。19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浙江大学艺博馆进行参观,共有三个展览,分别是: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主题特展、商都翼翼——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考古成果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元画专题展。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到了文物承载的文明记忆、多元文化的交流共生、艺术之美与历史的厚重。
本次“中国与全球史”国际暑期学校于23日上午举行结业仪式,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凯教授主持,林少阳、肖如平两位位老师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2025年“中国与全球史”国际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老师们为同学们颁发结营证书